
電 話:0830—5271666
電 話:0830—5299999
傳 真:0830—5858688
郵 箱:schjlz@126.com
荔枝的百科知識 荔枝介紹
荔枝為無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實,別名丹荔,麗枝。原產于我國南部,以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四川、臺灣、云南等地栽培最多。每年6~7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,剝去外殼,取假種皮(荔枝肉)鮮用或干燥后備用。
荔枝與香蕉、菠蘿、龍眼一同號稱“南國四大果品”。荔枝原產于中國南部,是亞熱帶果樹,常綠喬木,高約10米。果皮肯多數鱗斑狀突起,鮮紅,紫紅。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,味香美。但不耐儲藏。楊貴妃因喜食荔枝而聞名,使得杜牧寫下“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來”的千古名句。此外,各代文人墨客也寫下了大量關于荔枝的詩詞。荔枝性熱,多食易上火,并可引起“荔枝病”。荔枝果實除食用外,核人藥為收斂止痛劑,治心氣痛和小腸氣痛。木材堅實,深紅褐色,紋理雅致、耐腐,歷來為上等名材。花多,富含蜜腺,是重要的蜜源植物。更是廣東從化的特產!老少皆宜!
荔枝種植一般相信荔枝是源自中國南部的野生森林。公元3世紀時張勃著的《吳錄》有“蒼梧多荔枝,生山中,人家亦種之”的記載。蒼梧便在今日的廣西境內。現在廣東、廣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樹。又《西京雜記》所載,公元前2世紀漢朝劉邦稱帝時,南海尉趙佗以荔枝進奉。公元1世紀的《民物志》,3世紀的《廣志》中,荔枝都是作為嶺南物產登錄。由此可見,荔枝在中國南部的栽種和生產已有二千年的歷史。《華陽國志》等史籍就記載宜賓一帶早在秦漢時就盛產荔枝,《新唐書·地理志》也載宜賓土貢有荔枝煎。蔡襄的《荔枝譜》是中國最早的荔枝專著。在今日中國的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福建、四川及云南,都有種植荔枝,大約是從北緯18度至北緯28度都有。中國以外很多國家亦有種植,近者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如越南、泰國等都有荔枝出產,引入荔枝栽種的國家有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加利福尼亞、澳大利亞的昆士蘭、印度、南非、馬達加斯加、以色列和墨西哥等。
本文來至: 合江荔枝 收集